【壓縮機網】在最近召開的“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高管強烈發聲反“內卷”,倡議不打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看來不光是壓縮機行業,內卷現象已然讓各行各業“頭疼”不已了,可謂面廣弊多!汽車市場“內卷”嚴峻,激烈的競爭助推價格戰頻發,但反觀壓縮機行業,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近些年,空壓機行業在永磁變頻、雙級壓縮等節能技術的加持下,迎來了一波澎湃的發展熱潮,然而,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在增量市場趨緩的當下,空壓機各品牌之間的“內卷”已非常嚴重:卷品類、卷規格、卷軟件、卷成本,最為致命的是卷價格,有的“卷王”企業一臺空壓機僅賺兩三百,并非傳言而是事實。
不存在沒有競爭的行業和市場,對于企業而言,參與競爭是其立足市場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國內空壓機行業上百個品牌、幾百家企業,多年的高速發展也一直建立在充分的市場競爭基礎之上,所以,價格競爭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有理性和底線。畢竟,若是沒有合理的利潤支撐,往往會讓企業陷入降價競爭的怪圈——越要增加銷量價格就要越低,價格越低越需要銷量支撐!留住客戶的從來不是價格,一直以來,壓縮機行業是“你的價格低,有人會比你更低”。當無利可讓要讓本的時候,其結果就是每家企業都很累,每家企業都是“受害者”,比如,去年民企的純利潤不少企業都低于5%。可悲的是,用戶除了節省的那點采購費用外,并沒有從行業內卷中收獲更多其他價值,比如可靠的產品品質、優質的售后服務、舒心的用氣體驗。
當然,空壓機行業是買方市場,客戶低價格訴求在所難免,但企業如何通過為用戶創造價值而對卷價格說“不”,甚至敢于主動提價才是行業走出價格戰泥潭的關鍵。要知道,市場競爭并不僅僅是價格競爭,提升競爭力也不等同于降價。對于壓縮機企業來說,必須保持成本優勢,堅決不玩小聰明內卷游戲,突出性價比競爭力,不打簡單粗暴的價格戰,要打高質量價格戰,更要打技術戰、質量戰、服務戰、品牌戰,還有企業的道德戰——業內有幾個民企,價格不低,銷量也不差,真的可以成為學習的典范!
持續的“內卷”,不僅影響了自身的利潤水平,長久來看,也容易挫傷企業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對于壓縮機行業來說,內卷向下卷價格是沒有出路的,何不嘗試向外卷打開格局,向上卷提升品牌的價值,向左或向右卷拓寬產業圈,做大做細應用圈,撇開成見,不再“互相傷害”,合作共贏才是出路!
王盛
壓縮機網
《壓縮機》執行主編
watson.wang compressor.cn
【壓縮機網】在最近召開的“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高管強烈發聲反“內卷”,倡議不打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看來不光是壓縮機行業,內卷現象已然讓各行各業“頭疼”不已了,可謂面廣弊多!汽車市場“內卷”嚴峻,激烈的競爭助推價格戰頻發,但反觀壓縮機行業,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近些年,空壓機行業在永磁變頻、雙級壓縮等節能技術的加持下,迎來了一波澎湃的發展熱潮,然而,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在增量市場趨緩的當下,空壓機各品牌之間的“內卷”已非常嚴重:卷品類、卷規格、卷軟件、卷成本,最為致命的是卷價格,有的“卷王”企業一臺空壓機僅賺兩三百,并非傳言而是事實。
不存在沒有競爭的行業和市場,對于企業而言,參與競爭是其立足市場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國內空壓機行業上百個品牌、幾百家企業,多年的高速發展也一直建立在充分的市場競爭基礎之上,所以,價格競爭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有理性和底線。畢竟,若是沒有合理的利潤支撐,往往會讓企業陷入降價競爭的怪圈——越要增加銷量價格就要越低,價格越低越需要銷量支撐!留住客戶的從來不是價格,一直以來,壓縮機行業是“你的價格低,有人會比你更低”。當無利可讓要讓本的時候,其結果就是每家企業都很累,每家企業都是“受害者”,比如,去年民企的純利潤不少企業都低于5%。可悲的是,用戶除了節省的那點采購費用外,并沒有從行業內卷中收獲更多其他價值,比如可靠的產品品質、優質的售后服務、舒心的用氣體驗。
當然,空壓機行業是買方市場,客戶低價格訴求在所難免,但企業如何通過為用戶創造價值而對卷價格說“不”,甚至敢于主動提價才是行業走出價格戰泥潭的關鍵。要知道,市場競爭并不僅僅是價格競爭,提升競爭力也不等同于降價。對于壓縮機企業來說,必須保持成本優勢,堅決不玩小聰明內卷游戲,突出性價比競爭力,不打簡單粗暴的價格戰,要打高質量價格戰,更要打技術戰、質量戰、服務戰、品牌戰,還有企業的道德戰——業內有幾個民企,價格不低,銷量也不差,真的可以成為學習的典范!
持續的“內卷”,不僅影響了自身的利潤水平,長久來看,也容易挫傷企業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對于壓縮機行業來說,內卷向下卷價格是沒有出路的,何不嘗試向外卷打開格局,向上卷提升品牌的價值,向左或向右卷拓寬產業圈,做大做細應用圈,撇開成見,不再“互相傷害”,合作共贏才是出路!
王盛
壓縮機網
《壓縮機》執行主編
watson.wang compressor.cn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