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沖鋒者。面對艱巨的創效任務,我們最好的行動,就是握緊自己的‘槍桿’,迎難而上,戰勝一切困難,為完成公司全年效益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洛陽石化芳烴部PTA區域主任技師王緒海道出“攻堅”所想。
消除隱患,強健裝置“體魄”
“王技師,精制單元過濾機B臺過濾效果差,液位持續升高,怎么處理?”4月16日一早剛接完班,王緒海就接到了班組的電話。
“先打通循環線,我馬上到。”放下電話,王緒海立刻和班組人員一起前往現場。查看過濾機狀態后,確認為溢流槽內積料是造成過濾效果變差的原因。他們立刻對過濾機進行堿洗,恢復過濾機狀態,避免了一起因濾布堵塞引發的生產波動。
時刻準備著,消除裝置可能出現的疑難雜癥,確保裝置保持健康“體魄”——在王緒海看來,這是他責無旁貸的工作,“裝置有問題,我心里就不踏實。”
3月份,洛陽石化全面復工,百日創效攻堅行動也拉開帷幕。面對艱巨的創效任務,王緒海和同事們一起優化工藝操作,制訂節能降耗措施,加大對隱患的排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精制單元廢水中固含量值怎么升高了?”3月的一天,王緒海盯著質量分析結果產生疑慮。這樣下去,每天將會有近10噸的PTA產品跑損。“PTA每噸3000元,一天就要損失三萬元!”王緒海急在心上。時間就是效益,他和同事前往現場認真排查,分析原因,終于找到了壓濾機濾布破損是導致物料跑損的“病因”。他立即組織更換壓濾機濾布,恢復過濾效果,讓該系統恢復“體力”,回歸生產。
一次,氧化單元第一結晶器出料管線堵塞,王緒海趕到現場后,指揮人員用氮氣、堿液和高壓醋酸沖堵管線。然而,經過大伙兒的一番努力,裝置仍被迫停工。面對失敗,王緒海沒有氣餒,他和技術人員一起分析研究,發現是管線的物料因配比問題濃度較高,造成沖洗效果大打折扣。他們通過優化參數,調整配比,破解了困擾生產難題。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王緒海說,“在挑戰困難的同時,也是挑戰自己。”
破題創新,淘出“真金白銀”
“怎樣讓裝置越開越好?”閑不住的王緒海喜歡“沒事找事”,經常這樣問自己。他和區域其他管理、技術人員以及班組長組成勞模工作站、技師工作室等攻關團隊,圍繞裝置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優化攻關,展“絕招”、亮“絕活”,把對裝置的呵護發揮到了極致。
年初,受疫情影響,洛陽石化生產負荷降低,大部分裝置維持低負荷運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千方百計優化生產,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王緒海說。
他和團隊成員一起,立足效益,扎根現場,積極謀劃,切實抓好低負荷下裝置的穩定運行和優化等工作。一季度,團隊圍繞優化降本進行合理化建議征集,提出了“在確保PTA產品安全輸送的前提下,產品輸送氣量由原來的1200m3降至1050m3,從而提高膨脹機效率,降低空壓機組用電”的建議,優化后節能效果明顯。
降本減費是企業的一項長期工作,更是“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深知這一點的王緒海牢固樹立“效益是企業生命、成本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理念,和團隊成員一起,聚焦目標,持續發力。
PTA裝置溶劑回收系統薄膜蒸發器每天產生27噸鈷錳廢水,因洛陽石化不具備處理工藝,該公司將業務外委處理,但費用昂貴,處理費每天高達一萬多元。基于此,王緒海提出“薄膜蒸發器由連續運行改為間斷運行模式”優化措施,即將薄膜蒸發器系統由原來每天運行改為周一至周五運行。實施后,每周可減少鈷錳廢水54噸,降低9.0MPa蒸汽用量0.5噸,減少醋酸用量2.16噸,年節約費用合計約150萬元。目前,該項優化措施已在生產中得到運用,系統運行狀態良好。
“無論是‘大西瓜’,還是‘小芝麻’,只要用心,總能在細節中淘出‘真金白銀’。”王緒海說。
抓實培訓,提升攻堅能力
隨著裝置規模、技術含量和操作苛刻度的不斷提升,對生產一線職工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緒海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業務熟練、技能過硬的操作隊伍,是保證裝置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石”,“操作人員只有強化本領,提升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施展才華。”
為提高全員對裝置流程的熟悉程度,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誤操作導致的“小波動、小偏差、小異常”發生,他充分利用勞模工作站、技師工作室等平臺開展培訓,針對生產波動,和班組職工一起,還原事件過程,深入剖析原因,深入淺出地講解。職工們不懂,他就手把手地教,直到教會為止,大家表示,這樣的“小灶”讓人吃得過癮。同時,他還梳理完善PTA區域所有日常作業流程,制訂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統一操作流程,幫助職工形成標準化操作習慣,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學習的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在現有的成績上,繼續‘壓擔子’,爭取‘全面開花’。”王緒海說。他們面向內操人員開展“內操系統化”培訓,本著職工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列計劃、定方案,并自主編寫培訓教材,每月重點圍繞儀表控制、連鎖,應急處理,新技術新工藝,關鍵設備操作等內容,開展跨崗操作培訓,使職工掌握不同崗位的業務技能和實際操作知識,提升職工多崗位技能,實現一崗多能、一專多能;為檢驗培訓效果,他們每季度開展一次考試,并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同時建立培訓考核評價辦法,不定期對職工培訓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使培訓有落實、有考核、有效果。
“疫”晴百花開,春暖大地醒。隨著國內疫情趨勢逐漸好轉,下半年化工市場需求有望回暖。“下一步,我們將對PTA裝置開展停工檢修,解決當前換熱器換熱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消除影響裝置高負荷生產的瓶頸,為下半年提高負荷做足準備。”王緒海說。
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這場戰役中,他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謹的工作作風,更扎實的工作態度投入工作,沖鋒向前,破題創新,以實干提振必勝信心。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消除隱患,強健裝置“體魄”
“王技師,精制單元過濾機B臺過濾效果差,液位持續升高,怎么處理?”4月16日一早剛接完班,王緒海就接到了班組的電話。
“先打通循環線,我馬上到。”放下電話,王緒海立刻和班組人員一起前往現場。查看過濾機狀態后,確認為溢流槽內積料是造成過濾效果變差的原因。他們立刻對過濾機進行堿洗,恢復過濾機狀態,避免了一起因濾布堵塞引發的生產波動。
時刻準備著,消除裝置可能出現的疑難雜癥,確保裝置保持健康“體魄”——在王緒海看來,這是他責無旁貸的工作,“裝置有問題,我心里就不踏實。”
3月份,洛陽石化全面復工,百日創效攻堅行動也拉開帷幕。面對艱巨的創效任務,王緒海和同事們一起優化工藝操作,制訂節能降耗措施,加大對隱患的排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精制單元廢水中固含量值怎么升高了?”3月的一天,王緒海盯著質量分析結果產生疑慮。這樣下去,每天將會有近10噸的PTA產品跑損。“PTA每噸3000元,一天就要損失三萬元!”王緒海急在心上。時間就是效益,他和同事前往現場認真排查,分析原因,終于找到了壓濾機濾布破損是導致物料跑損的“病因”。他立即組織更換壓濾機濾布,恢復過濾效果,讓該系統恢復“體力”,回歸生產。
一次,氧化單元第一結晶器出料管線堵塞,王緒海趕到現場后,指揮人員用氮氣、堿液和高壓醋酸沖堵管線。然而,經過大伙兒的一番努力,裝置仍被迫停工。面對失敗,王緒海沒有氣餒,他和技術人員一起分析研究,發現是管線的物料因配比問題濃度較高,造成沖洗效果大打折扣。他們通過優化參數,調整配比,破解了困擾生產難題。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王緒海說,“在挑戰困難的同時,也是挑戰自己。”
破題創新,淘出“真金白銀”
“怎樣讓裝置越開越好?”閑不住的王緒海喜歡“沒事找事”,經常這樣問自己。他和區域其他管理、技術人員以及班組長組成勞模工作站、技師工作室等攻關團隊,圍繞裝置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優化攻關,展“絕招”、亮“絕活”,把對裝置的呵護發揮到了極致。
年初,受疫情影響,洛陽石化生產負荷降低,大部分裝置維持低負荷運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千方百計優化生產,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王緒海說。
他和團隊成員一起,立足效益,扎根現場,積極謀劃,切實抓好低負荷下裝置的穩定運行和優化等工作。一季度,團隊圍繞優化降本進行合理化建議征集,提出了“在確保PTA產品安全輸送的前提下,產品輸送氣量由原來的1200m3降至1050m3,從而提高膨脹機效率,降低空壓機組用電”的建議,優化后節能效果明顯。
降本減費是企業的一項長期工作,更是“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深知這一點的王緒海牢固樹立“效益是企業生命、成本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理念,和團隊成員一起,聚焦目標,持續發力。
PTA裝置溶劑回收系統薄膜蒸發器每天產生27噸鈷錳廢水,因洛陽石化不具備處理工藝,該公司將業務外委處理,但費用昂貴,處理費每天高達一萬多元。基于此,王緒海提出“薄膜蒸發器由連續運行改為間斷運行模式”優化措施,即將薄膜蒸發器系統由原來每天運行改為周一至周五運行。實施后,每周可減少鈷錳廢水54噸,降低9.0MPa蒸汽用量0.5噸,減少醋酸用量2.16噸,年節約費用合計約150萬元。目前,該項優化措施已在生產中得到運用,系統運行狀態良好。
“無論是‘大西瓜’,還是‘小芝麻’,只要用心,總能在細節中淘出‘真金白銀’。”王緒海說。
抓實培訓,提升攻堅能力
隨著裝置規模、技術含量和操作苛刻度的不斷提升,對生產一線職工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緒海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業務熟練、技能過硬的操作隊伍,是保證裝置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石”,“操作人員只有強化本領,提升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施展才華。”
為提高全員對裝置流程的熟悉程度,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誤操作導致的“小波動、小偏差、小異常”發生,他充分利用勞模工作站、技師工作室等平臺開展培訓,針對生產波動,和班組職工一起,還原事件過程,深入剖析原因,深入淺出地講解。職工們不懂,他就手把手地教,直到教會為止,大家表示,這樣的“小灶”讓人吃得過癮。同時,他還梳理完善PTA區域所有日常作業流程,制訂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統一操作流程,幫助職工形成標準化操作習慣,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學習的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在現有的成績上,繼續‘壓擔子’,爭取‘全面開花’。”王緒海說。他們面向內操人員開展“內操系統化”培訓,本著職工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列計劃、定方案,并自主編寫培訓教材,每月重點圍繞儀表控制、連鎖,應急處理,新技術新工藝,關鍵設備操作等內容,開展跨崗操作培訓,使職工掌握不同崗位的業務技能和實際操作知識,提升職工多崗位技能,實現一崗多能、一專多能;為檢驗培訓效果,他們每季度開展一次考試,并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同時建立培訓考核評價辦法,不定期對職工培訓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使培訓有落實、有考核、有效果。
“疫”晴百花開,春暖大地醒。隨著國內疫情趨勢逐漸好轉,下半年化工市場需求有望回暖。“下一步,我們將對PTA裝置開展停工檢修,解決當前換熱器換熱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消除影響裝置高負荷生產的瓶頸,為下半年提高負荷做足準備。”王緒海說。
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這場戰役中,他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謹的工作作風,更扎實的工作態度投入工作,沖鋒向前,破題創新,以實干提振必勝信心。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