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都面臨著復產復工的壓力,不少傳統制造業在延遲開工、復工人數不足、有效生產時間縮減、產能壓縮等方面,壓力重重。
危中有機,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讓更多企業主把目光投向了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相比,我區的德意、大勝達、依維柯傳動等一批先進制造企業,通過機器換人、打造智能工廠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對勞動力的依賴,目前正開足馬力沖刺“開門紅”。
智能化生產釋放紅利
在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有限公司,上萬平方米的車間里熱火朝天,21顆螺絲同時擰緊、變電機翻來覆去“把玩”、24小時不間斷地加工分揀各類零部件……這些機器人手臂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過去勞動力不可能實現的效率。
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在年產26萬臺變電機的情況下,工人由原來的225人減少到156人,人員減少30.6%,但產能卻平均提高了129%,生產周期大大降低,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
近年來,得益于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使得不少企業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的禁錮,減少了對勞動力的依賴,正在釋放技改紅利,成為我區企業復產復工的新亮點。
“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能夠將用工不足給企業復工生產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本次疫情會不可避免地對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帶來短期影響,但不會影響中長期運行態勢,隨著企業整體智能化生產水平的提升,大大增強了抗風險和修復能力。
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有限公司只是蕭山企業忙碌開工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智能車間、智慧工廠在蕭山還有不少,包括大勝達、兆豐機電、德意控股、重汽杭發、逸暻化纖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人員實現投產,保持了較高的開工率,成為疫情之下一抹亮麗的生產風景線。
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此次疫情正值傳統的春節,疫情的發展對我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大量外省員工無法按期返崗。這對急于復產復工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業可以說是壓力山大。
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危機之下,也讓不少的企業主看到新的機遇和未來的變革方向,開始更加重視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和智能生產,通過聘用高技能復合人才,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蕭企杰牌傳動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兩年多的投資建設,一個基于工業4.0的智能工廠于去年年底正式進入試運行,將在不久后全新亮相,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實施“多系統、全流程、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大大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目前企業開工率已達到90%以上,實現了不錯的開局。
與此同時,在疫情之下,制造企業的維修服務人員往往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杰牌傳動開發的一款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云端系統,對遠在千里之外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時監控,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并能進行故障預警。這款遠程智能服務云端系統此次也贏得了機遇,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此外,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出現了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產品庫存不足、生產力跟不上需求的情況。我區的匯康醫療、藍天制衣等生產相關醫療物資的制造企業在開足馬力的同時,也開始更加注重推進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正籌劃引入新的生產設備,構建智能工廠,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一面是“危”,一面是“機”。突如其來的疫情成了“試金石”,讓依托技術革新、裝備升級、數字化改造后的先進制造企業增強了發展的信心。也為勞動密集型的傳統企業在危機之后,向無人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示與展望,探尋更多的發展機遇。
來源:今日電機 蕭山發布
危中有機,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讓更多企業主把目光投向了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相比,我區的德意、大勝達、依維柯傳動等一批先進制造企業,通過機器換人、打造智能工廠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對勞動力的依賴,目前正開足馬力沖刺“開門紅”。

智能化生產釋放紅利
在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有限公司,上萬平方米的車間里熱火朝天,21顆螺絲同時擰緊、變電機翻來覆去“把玩”、24小時不間斷地加工分揀各類零部件……這些機器人手臂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過去勞動力不可能實現的效率。
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在年產26萬臺變電機的情況下,工人由原來的225人減少到156人,人員減少30.6%,但產能卻平均提高了129%,生產周期大大降低,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
近年來,得益于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使得不少企業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的禁錮,減少了對勞動力的依賴,正在釋放技改紅利,成為我區企業復產復工的新亮點。
“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能夠將用工不足給企業復工生產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本次疫情會不可避免地對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帶來短期影響,但不會影響中長期運行態勢,隨著企業整體智能化生產水平的提升,大大增強了抗風險和修復能力。
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有限公司只是蕭山企業忙碌開工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智能車間、智慧工廠在蕭山還有不少,包括大勝達、兆豐機電、德意控股、重汽杭發、逸暻化纖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人員實現投產,保持了較高的開工率,成為疫情之下一抹亮麗的生產風景線。

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此次疫情正值傳統的春節,疫情的發展對我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大量外省員工無法按期返崗。這對急于復產復工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業可以說是壓力山大。

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危機之下,也讓不少的企業主看到新的機遇和未來的變革方向,開始更加重視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和智能生產,通過聘用高技能復合人才,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蕭企杰牌傳動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兩年多的投資建設,一個基于工業4.0的智能工廠于去年年底正式進入試運行,將在不久后全新亮相,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實施“多系統、全流程、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大大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目前企業開工率已達到90%以上,實現了不錯的開局。
與此同時,在疫情之下,制造企業的維修服務人員往往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杰牌傳動開發的一款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云端系統,對遠在千里之外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時監控,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并能進行故障預警。這款遠程智能服務云端系統此次也贏得了機遇,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此外,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出現了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產品庫存不足、生產力跟不上需求的情況。我區的匯康醫療、藍天制衣等生產相關醫療物資的制造企業在開足馬力的同時,也開始更加注重推進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正籌劃引入新的生產設備,構建智能工廠,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一面是“危”,一面是“機”。突如其來的疫情成了“試金石”,讓依托技術革新、裝備升級、數字化改造后的先進制造企業增強了發展的信心。也為勞動密集型的傳統企業在危機之后,向無人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示與展望,探尋更多的發展機遇。
來源:今日電機 蕭山發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