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日期
2016年12月06日
所屬地區
湖北
進展階段
環境評估
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
竹環函〔2016〕21號
你公司報送的《竹山縣亨運物流園LNG/L-CNG加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結合專家審查意見,批復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該項目位于竹山縣通濟溝工業園竹山亨運物流園內,距竹山高速出口以北200m。項目總投資1135.19萬元,占地面積3862m2,屬LNG/L-CNG合建站,建設規模為3.0×104 Nm3/d(LNG部分2.0×104 Nm3/d,CNG部分1×104 Nm3/d)。項目建筑面積398.06m2,建加氣罩棚一座,水平投影面積308 m2。項目加氣設備區建1臺60 m3LNG低溫臥式儲罐(地上)、1臺LNG撬體(撬體由2臺低溫潛液泵、1臺卸車/儲罐增壓器、1臺EAG加熱器及控制箱組成)、卸車汽化器、L-CNG泵撬、高壓氣化器、水浴式汽化器、CNG儲氣瓶、高壓放散管、低壓放散管;加氣區含有罩棚和LNG加氣機、CNG加氣機等,項目東側、西側和北側設2.2m高非燃燒實體圍墻。項目屬屬三級加氣站。
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竹山縣城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在全面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措施后,環境不利影響能夠得到緩解和控制。經研究,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建設。
二、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中應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建設期間的環境管理,防治施工期污水、泥漿、揚塵等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和施工方式,防止噪音擾民。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及時清運,無害化處置。
(二)加強廢水污染防治。建設雨污分流系統,項目建設和運行期產生的廢水為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設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城市管網,進入竹山縣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三)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和運行期產生的建筑和生活垃圾要集中收集分別定期清運到建筑垃圾堆放場和城關垃圾處理場處理。
(四)項目要加強綠化,設置綠色屏障,降低揚塵、噪聲和汽車尾氣污染。
三、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按本《報告表》及我局批復要求落實、完善污染防治及風險防范措施,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項目建成后按規定程序向我局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運營。
四、請竹山縣環境監察大隊負責施工期和運行期間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你公司按規定接受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本批文下達之日起5年內有效。如項目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或防治污染的重大措施發生重大變動,應該重新報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本批復下達后,國家相關法規、政策、標準有新變化的,按新要求執行。
加入日期 | 2016年12月06日 | 所屬地區 | 湖北 | 進展階段 | 環境評估 |
---|
竹環函〔2016〕21號
你公司報送的《竹山縣亨運物流園LNG/L-CNG加氣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結合專家審查意見,批復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該項目位于竹山縣通濟溝工業園竹山亨運物流園內,距竹山高速出口以北200m。項目總投資1135.19萬元,占地面積3862m2,屬LNG/L-CNG合建站,建設規模為3.0×104 Nm3/d(LNG部分2.0×104 Nm3/d,CNG部分1×104 Nm3/d)。項目建筑面積398.06m2,建加氣罩棚一座,水平投影面積308 m2。項目加氣設備區建1臺60 m3LNG低溫臥式儲罐(地上)、1臺LNG撬體(撬體由2臺低溫潛液泵、1臺卸車/儲罐增壓器、1臺EAG加熱器及控制箱組成)、卸車汽化器、L-CNG泵撬、高壓氣化器、水浴式汽化器、CNG儲氣瓶、高壓放散管、低壓放散管;加氣區含有罩棚和LNG加氣機、CNG加氣機等,項目東側、西側和北側設2.2m高非燃燒實體圍墻。項目屬屬三級加氣站。
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竹山縣城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在全面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措施后,環境不利影響能夠得到緩解和控制。經研究,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建設。
二、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中應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建設期間的環境管理,防治施工期污水、泥漿、揚塵等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和施工方式,防止噪音擾民。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及時清運,無害化處置。
(二)加強廢水污染防治。建設雨污分流系統,項目建設和運行期產生的廢水為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設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城市管網,進入竹山縣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三)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和運行期產生的建筑和生活垃圾要集中收集分別定期清運到建筑垃圾堆放場和城關垃圾處理場處理。
(四)項目要加強綠化,設置綠色屏障,降低揚塵、噪聲和汽車尾氣污染。
三、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按本《報告表》及我局批復要求落實、完善污染防治及風險防范措施,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項目建成后按規定程序向我局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運營。
四、請竹山縣環境監察大隊負責施工期和運行期間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你公司按規定接受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本批文下達之日起5年內有效。如項目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或防治污染的重大措施發生重大變動,應該重新報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本批復下達后,國家相關法規、政策、標準有新變化的,按新要求執行。 |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